跳到主要內容區

專任師資-廖清海

ImgDesc

廖清海  副教授 兼任 休運系主任

電話:07-6077962 (分機2320)

Email:tf0122@tsust.edu.tw


指導校隊:
木球、法式滾球、射箭
學      歷:
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
輔仁大學體育系學士
專      長:
導遊領隊理論與實務、運動新聞與媒體、休閒遊憩概論、休閒運動社會學、休閒農業經營管理、運動攝影、射箭、桌球、羽球、木球、法式滾球、網球

主要經歷
  • 1996/10-1997/6 陸軍后里師精誠連排長(義務役)
  • 1997/6-1998/5  陸軍后里師體育官(義務役)
  • 1998/8-2006/7  高苑科技大學體育室講師
  • 2000/8-2003/7  高苑科技大學衛保組組長
  • 2006/8-2009/7  高苑科技大學體育室助理教授
  • 2009/8-2012   高苑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管理系助理教授
  • 2012/2-2018/1  高苑科技大學體育室活動推廣組組長
  • 2015/2-2021    高苑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管理系副理教授
專業證照

C級網球教練、B級溯溪教練、C級羽球教練、C級籃球裁判、C級棒球教練、C級定向越野教練、C級保齡球教練、C級法式滾球教練、C級自行車領隊、省級射箭教練、華語導遊人員、華語領隊人員、體適能指導員、C級獨木舟教練、C級風浪板教練、丙級運動賽事分析師、C級水上摩托車教練

成就榮譽
  •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99年度教職員工羽球錦標賽團體甲組冠軍
  •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100年度教職員工羽球錦標賽團體甲組冠軍
  •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100年度教職員工網球錦標賽團體乙組第五名
  •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101年度教職員工羽球錦標賽團體甲組季軍
  •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101年度教職員工網球錦標賽團體乙組亞軍
  • 2009年國際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展趨研討會海報式論文發表優異獎
  • 2010年國際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展趨研討會海報式論文發表優異獎
  • 高苑科技大學 104學年度績優導師
  • 高苑科技大學 105學年度教學優良教師
  • 107年大專教職員木球錦標賽個人賽第6名
  • 高苑科技大學 107學年度績優導師
  • 高苑科技大學 108學年度績優導師
  • 108年全國大專運動會木球團體錦標賽一般男生組第1名教練獎
  •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108年度教職員工羽球錦標賽團體男子乙組第6名
  •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108年度教職員工羽球錦標賽團體壯年組第2名
  • 2020鯤喜灣盃法式滾球錦標賽公開組第3名
  • 2020第6屆老爹盃法式滾球公開賽公開組第5名
  • 彰化縣體育會109年理事長盃法式滾球錦標賽公開男子雙人組第6名
  • 彰化縣體育會109年理事長盃法式滾球錦標賽公開社會組第2名
期刊論文
  • 廖清海(1998)。亞里斯多德的體育思想。體育學報,26,17-24。
  • 廖清海、連振杰(2001)。民眾關心之體育運動新聞議題分析-以台灣地區報紙讀者投書內容為例。體育學報,30,163-173。
  • 廖清海(2002)。台灣報紙社論對體育運動新聞報導分析-以民國78年至89年為例。體育學報,229-239。
  • 廖清海(2002)。從結構理論談運動社會的結構。中華體育,16(2),79-86。
  • 廖清海、郭信聰(2005)。台灣參加國際運動賽會使用名稱問題探討。運動健康與休閒研究集刊,第2輯,82-92頁。(2005年1月)
  • 廖清海、羅元鴻(2005)。運動英雄的社會價值功能-以媒體觀點論述。大專體育雙月刊,第76期,60-66頁。(2005年2月)
  • 廖清海(2005)。西螺七嵌武術的起源與衰落之考察。體育學報,第38卷,第1期,131-142頁。(2005年3月)
  • 廖清海(2005)。射箭的心靈之約。大專體育雙月刊,第77期,70-74頁。(2005年4月)
  • 廖清海、邱翼松(2005)。從傳播符號理論看運動競賽的傳播意義。輔仁大學體育學刊,第4期,326-341頁。(2005年5月)
  • 廖清海、邱翼松(2005)。提升運動賽會可觀賞性的傳播策略。中華體育,第19卷,第2期,54-63頁。(2005年6月)
  • 廖清海、高錦勝、林聖峰(2005)。運動表現與媒體曝光率關聯性探討-以民生報刊載中華職棒之照片為例。大專體育學刊,第7卷,第2期,75-85頁。(2005年6月)
  • 廖清海、邱于展、黃宏春(2005)。台灣報紙對2004年中華台北世界盃五人制足球賽報導分析。成大體育,第38卷,第3期,30-41頁。(2005年7月)
  • 廖清海、連振杰、林瑞嵩(2006)。媒體對運動性別報導差異情形分析-以蘋果日報照片報導為例。台東大學體育學報,第4期。(2006年6月)
  • 廖清海、陳景森、張志成(2007)。運動表現與媒體曝光率關聯性探討-以民生報刊載第三屆超級籃球聯賽照片為例。體育學報,40卷1期。(2007年3月)
  • 廖清海、張志成(2007)。從美國第九教育修正法案(Title Ⅸ)論男女性別的運動平權,大專體育,89期。(2007年4月)
  • 廖清海、張志成(2007)。媒體對運動性別議題論述差異情形分析-以台灣報紙社論內容為例。長榮運動休閒學刊,第1期。(2007年6月)
  • 廖清海、林聖峰、楊孟龍(2007)。談運動猝死之隱形殺手-冠狀動脈疾病。長榮運動休閒學刊,第1期。(2007年6月)
  • 廖清海、林志哲(2007)。媒體塑造下的運動英雄-以台灣報紙報導王建民為例。高苑學報,第13期。(2007年7月)
  • 廖清海(2007)。媒體體育運動內容中呈現的性別差異情形。中華體育季刊,第21卷,第3期。(2007年9月)
  • 廖清海、林聖峯、陳景森、楊孟龍(2007)。有線電視體育運動台播放節目分析-以2006年《衛視體育台》、《ESPN》、《緯來體育台》三家專門體育運動頻道為例。運動健康與休閒學刊。(2007 年10月)
  • 廖清海、連振杰、蔡靜汶(2008)。2002至2006年體育學報論文引用文獻計量分析。體育學報,41卷,第1期。(2008年3月)
  • 廖清海、陳景森、蔡靜汶(2008)。台灣體育運動期刊論文引用文獻情形初探-以2002至2006年「大專體育學刊」為例。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,第七卷一期。(2008年4月)
  • 廖清海、連振杰(2008)。體育運動不同學門論文引用文獻情形分析-以2002至2006年體育學報為例。台東大學體育學報,第8期。(2008年6月)
  • 廖清海、張志成(2008)。從社會變遷與現象看體育運動發展的趨勢。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,第七卷三期。(2008年12月)
  • 廖清海、陳景森(2009)。台灣報紙對運動性別議題報導差異情形分析-以聯合報、蘋果日報及自由時照片報導2008北京奧運為例。運動與遊憩研究,第三卷四期。(2009年6月)
  • 廖清海、楊世達(2010)。運動表現與薪資之關聯性探討-以中華職棒聯盟十九年為例。運動與遊憩研究期刊,第4卷,第3期(2010年3月)
  • 廖清海、陳景森(2010)。台灣報紙對2008北京奧運報導差異情形分析-以自由時報聯合報及蘋果日報照片報導為例。高苑學報,第16卷,第1期。(2010年3月)
  • 廖清海(2010)。從世界人權論體育運動權發展。高苑學報,第16卷,第2期。(2010年7月)
  • 廖清海(2013)近五十年台灣媒體對體育運動報導情形分析-以聯合報1961-2010年文字報導內容為例。高苑學報第19卷,第1期。(2013年5月)
  • 廖清海、廖振幃、王學中(2018)。台灣主要報紙對威廉瓊斯盃國際籃球邀請賽報導差異分析-以第四十屆(2018年)為例。明志學報,第46卷。(2018年12月)
  • 廖清海、廖振幃、王學中、陳威成(2019)。台灣主要報紙對國際大型運動賽會報導差異分析-以2018亞運為例。明志學報,第47卷。(2019年12月)
研討會論文
  • 廖清海、胡幼偉(1999)。職棒新聞內容分析-以民國八十四年台灣報紙報導為例。中華傳播學會1999年年會暨論文研討會(民國88年6月)。
  • 廖清海、楊孟龍、陳景森(2005)。民眾對2004年雅典奧運之觀點分析-以台灣雅虎奇摩網站熱門討論區為例。2005年全國大專校院運會體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,頁666-675,國立中正大學,嘉義縣。(2005年4月)
  • 廖清海(2005)。從媒體觀點論台灣體育運動的社會現象(1989-2004)。2005亞太青年高等體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, 403-415頁,國立屏東師範學院,屏東巿。(2005年6月)
  • 廖清海、邱翼松(2005)。五人制足球(FUTSAL)運動發展之探討。2005台灣休閒、運動、健康產業管理學術研討會,112-120頁,大仁科技大學,屏東縣。(2005年10月)
  • 廖清海、連振杰、吳彥璋(2005)。「體育」新聞?「運動」新聞?國內大眾傳播媒體對「體育」及「運動」名稱使用情形分析本文刊登於  2005年國際運動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,頁223-233,國立體育學院,桃園縣(2005年12月)。
  • 廖清海、林志哲(2006)。優秀男子排球選手基本競技能力之研究-以2004年雅典奧運會男排賽參賽選手為對象。2006 年台灣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。吳鳳技術學院。(2006年11月)。
  • 廖清海、林志哲(2007)。重返榮耀-台灣少棒隊進軍威廉波特。2007年國際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,吳鳳技術學院(2007年11月24-25日)
  • 廖清海、羅元鴻(2008)。台灣傳統民俗體育文化發展。2008南台灣歷史與文化學術研討會,高苑科大。(2008年6月)
  • 廖清海、楊孟龍、黃雅陵、林聖峯(2008)。網球選手基楚耐力能力對專項耐力新陳代謝之探討。2008年台灣運動生理暨體能學會年會及學術研討會,國立中興大學。(2008年6月)
  • 廖清海、連振杰(2008)。運動道德價值經驗的文本分析-以2008玉山盃全國青棒錦標賽放水事件為例。2008台灣運動哲學學術研討會,南台科技大學。(2008年11月)
  • 廖清海(2009)。古希臘的休閒觀-以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為析論中心。2009年國際運動健康與休閒發展研討會,嘉義縣:吳鳳技術學院(2009年11月28日)
  • 廖清海、劉文義、吳妍怜、許雅絜(2010)。媒體映像下的運動分析-以自由時報、蘋果日報、聯合報及中國時報照片報導2010年世界盃足球賽為例。2010年國際運動健康與休閒發展研討會,嘉義縣:吳鳳科技大學(2010年12月4日)
  • 廖清海、連振杰、陳佩琪、楊雅馨、林容妃(2010)。台灣報紙對2010年世界盃足球賽報導分析-以自由時報、蘋果日報、聯合報及中國時報為例。2010年國際運動健康與休閒發展研討會,嘉義縣:吳鳳科技大學(2010年12月4日)
  • 廖清海(2011)。近十年台灣報紙對運動報導變化情形分析-以聯合報2001-2010年照片報導為例。2011年國際運動健康與休閒發展研討會,嘉義縣:吳鳳科技大學(2011年12月3日)
專書
  • 廖清海(2005)。從媒體觀點論台灣體育運動的社會現象(1989-2004)。台中縣:翠柏林。(2005年9月)
  • 廖清海(2014)。台灣報紙新聞報導內容所建構的體育運動社會現象-以聯合報1961-2010年報導為例。台南巿:顏襄數位科技公司。(2014年12月)
  • 廖清海等人(2014)。休閒社會學。華格那。(2014年4月)
  • 廖清海等人(2015)。休閒遊憩概論。華格那。(2015年4月)
政府、民間產學計畫
  • 共同計畫主持人:高苑科技大學體重控制暨身體適能改善計畫(2011.12.15-2012.7.31;計畫經費132,000)
  • 計畫主持人:教育部101~106學年度「配合十二年國教-體適能檢測站擴增計畫」高苑科技大學體適能檢測站。

 

瀏覽數: